close

會想看這本書的原因,主要是之前看過作者的另一本書: 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主要是從最近幾年很流行的行為經濟學的觀點去分析人類的各種不理性的行為, 不理性的力量這本書也是從行為經濟學的觀點切入,作者 Dan Ariely用各種實驗去分析了解日常生活中、工作上、感情上等等不理性的行為,打破傳統經濟學告訴我們的認知:人類的各種經濟行為皆是基於理性考慮後的結果。作者將本書分為二大部份,Part one為工作中的非理性行為,Part 2為個人生活中的非理性行為。

     Part 1 提到幾篇我個人感到比較有興趣的部份,例如談到巨額奬金對員工的效果,我想大家直覺上都會認定,老闆給的金錢奬勵越高,對員工的奬勵效果越好,我想在大部份的情況下的確是這樣,老闆肯定你的工作表現--->發放高額績效奬金--->員工獲得激勵,更加努力工作,這是一個正向循環,但這個連結是否一定程現高度正相關,在作者的實驗中發現並非都是如此,這牽涉到幾個面向,比較重要的是奬金的程度,我們姑且把奬金分低中高三級,在高額奬金下,實驗結果表示,對於需要使用大量腦力及認知能力的工作,反而會有反效果,主要是因為這會對員工產生相當大的心理壓力,反而使表現失常,就像是我們經常會看到,在學校成績表現良好的學生,在重大考試時反而會失常,當然我們也會看到抗壓性很好的人,仍可表現出一般水準,但要有超額表現實屬不易,整個實驗其實是將複雜的情況予以單純化,因此真正的原因及情況是否如此還有討論空間,但某種程度來說,對於一般企業在設計奬酬制度時,其實是可以跳脫以往的思考框架,讓奬勵的效果更好。

     再來談到工作的意義(The Meaning of Labor: What Lego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Joy of Work.):大家都希望能找到學以致用、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但現實常讓人事與願違,很多人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並不是當初所希望或想像的那樣,作者於本章想表達的重點在於,員工若能對自己工作的意義產生認同感、成就感,或雇主能多肯定員工的表現,對於生產力會有莫大的影響,根據我自己的工作經驗,當自己的工作成果不受到重視,久而久之會讓自己對於工作的熱忱逐漸降低,生產力自己不會高到那裏去,上司的口頭鼓勵或支持,其產生的效果甚至不會低於金錢奬勵,當然這也要看員工是不是屬於這一類型的人,看完這一章,我也期許我自己在目前的工作上,能多想多學多看,找出有興趣的部份,努力專研使自己找出更多"工作的意義"。

    我們是否經常對於自己所創造的東西感到驕傲呢,當我們自己親自烹煮一頓飯或組裝一個書櫃時,我們會深感自豪並且覺得真是個"大師級的作品"(Masterpiece)呀。作者把這種自己深度投入並完作某件作品所產生對該作品有情感依附的效應稱之為-- IKEA效應,但有二個很重要的條件是:1.投入的程度高低與2.該作品是否完成,投入的時間/心思越多且完成,對於成品的愛戀程度最高,想想我們生活或工作上是否也是如此呢?至我很是很認同的,畢竟,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自己的孩子一定比別人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seph03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